在2214亿巨额利润面前 油价上涨的理由在哪儿

  □王义伟
  2005年11月,震惊中外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故发生后,根据记者的了解,有不少人误以为肇事的吉林石化公司是中石化的下属企业。事实并非如此,吉林石化公司是中石油的下属企业。
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,是因为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,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大石油化工企业,分工是非常明确的:中石油管开采,中石化管炼油。等到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了,一些人才知道,原来中石油不光管开采,也开始涉足中游的化工产业了。
  不但涉足中游产业,对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稍加关注就会发现,石油产业从上游的开采、到中游的冶炼、再到下游的销售(加油站),两大巨头已经全线占领。也就是说,这两家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涵盖了石油产业上中下游的整个链条,成了地地道道的综合性能源企业。当然,相比较而言,中石油的开采能力要强一些,中石化的冶炼能力更胜一筹。
  记者由此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,一旦牵扯到油价问题,相关的信息就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企业色彩淡化了,突出的则是炼油这个产业链条中单独的一环。有人不断强调冶炼企业的亏损。最新信息是2005年我国炼油工业由2004年的盈利208亿元变为净亏损近300亿元。
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当有关方面不断告诉大家成品油上涨的压力很大的时候,当华南地区真的出现了短暂的油荒,当2005年成品油价格涨了一次又一次,一次之后还有一次的时候,对于最新的油价上涨压力很大的说法,人们似乎都有些习以为常了。
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如果我们不是以炼油这个单独的行业来分析,而是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为单位进行分析,油价上涨的动力还存在吗?
 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。
  先以中石化为例。相关的媒体报道显示,同时拥有原油开采等上游业务的中石化的利润在2005年仍在大幅增长。季报显示,2005年前三季度,中石化主营业务收入为5769.9亿元,在消化炼油业务亏损之后,净利润为264.76亿元。2006年1月,有专业人士分析中石化2005年的净利润将增长42%,以此计算,大约为458.3亿。
  再看中石油,数据更是惊人。有关信息显示,2005年中石油实现利润总额为1756亿元。
  两大能源企业,一个赚了458亿,一个赚了1756亿,两者相加是2214亿。
  在2214亿巨额利润面前,油价上涨的理由在哪里?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新闻/社会/娱乐/八卦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2 Responses to 在2214亿巨额利润面前 油价上涨的理由在哪儿

  1. gkp says:

    能加,自己加一个模块,我以前有连接这个模块但是后来让我给去掉了。。。

  2. Lance says:

    msn space能加友情连接吗?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